三星死磕折叠屏,三星困于折叠屏

文 | 锌财经,作者 | 孙鹏越,编辑 | 大风

沉寂已久的折叠屏手机市场,又开始了一波新热潮。

先是华为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旗舰手机 Mate X3,整机重量不到 240g,成功把 " 又厚又重 " 的折叠屏手机,下探到接近正常手机重量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紧接着三星又被媒体爆料,将要推出新一代 Galaxy Z Flip 5 和 Galaxy Z Fold 5 系列,两款均为折叠屏手机,并开创性使用双铰链、三折叠,让折叠屏手机从两个屏幕,进化到三个屏幕。

折叠屏手机作为苹果 iPhone 唯一没有进入的领域,逐渐成为安卓阵营的一面旗帜,不论是三星还是国产手机品牌,都已经进入到折叠屏领域掠夺市场。

但折叠屏手机,真的能承担起 " 反攻 iPhone" 的重担吗?答案可能并不符合三星们的期待。

最早的折叠屏玩家

三星是手机品牌中,最老的折叠屏玩家,也是对折叠屏 " 下注 " 最多的玩家。

2019 年 2 月,三星在 MWC 上公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,作为行业的第一款量产内向折叠屏产品,Galaxy Fold 拥有一块 7.3 英寸的可折叠内屏,在打开状态下,完全是平板电脑的既视感,屏幕的显示面积几乎是普通手机的两倍以上。

从手机形态上来看,Galaxy Fold 的折叠屏的设计更具未来感,视觉感官格外震撼,立马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,一度被视为能够超越 iPhone 的划时代产物。

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三星折叠屏的品控却不够成熟。Galaxy Fold 的折叠屏幕无法容纳前摄镜头和各类传感器,被迫在屏幕的右上角设计出巨大开槽,这个开槽过于凸出,甚至比 iPhone 的刘海屏更让人难以忍受。

就连 Galaxy Fold 的折叠屏,在经过几次折叠后就出现了明显的折痕。所使用的转轴处也有较大的缝隙,折叠时很容易将外界的灰尘和细小杂物卷进入机身内部或屏幕内。

种种原因之下,三星在 Galaxy Fold 刚刚发布就被迫暂停售卖,又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 " 回炉重造 ",在改进了转轴的防尘结构后才重新正式上市。

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出师未捷身先死,但三星依然没有放下 " 超越 iPhone 开创下个手机时代 " 的念头,并加重对折叠屏的研发,甚至叫停自己的旧旗舰系列。

2020 年 8 月,三星发布 Galaxy Note20 系列、Galaxy Fold 3 系列,并宣布 Note20 系列将是 Galaxy Note 最后绝唱。至此,历时 9 年之久、有 " 安卓机皇 " 之称的 Galaxy Note 系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
三星不惜把定位顶级、销量前三的旗舰产品全数砍掉,打破原本分工明确,定位清晰的高端产品线,只是为了扶正折叠屏系列。

比起运营九年之久的 Galaxy Note 系列,折叠屏手机始终是冷门手机的代名词。三星并没有等来期盼的 " 浴火重生 ",反而成了 " 自我阉割 " 的反向操作。

冷门的折叠屏手机

IDC 数据显示:2022 年,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达 283 万部,市场渗透率仅 1.2%;其中,华为以约 144 万部占比超过 50%,也是唯一销量破百万的国产折叠屏厂商;小米折叠屏手机年出货量仅有约 19 万部,荣耀折叠屏手机年出货量仅有约 14 万部。

以消费电子行业年出货 1000 万部的准入门槛来看,作为新形态产品的折叠屏,依然是一个冷门产品。

而消费者不认可折叠屏手机最大原因,是因为售价过于高昂。

三星发布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 售价高达 15999 元人民币;次年发布的 Galaxy Z Fold 2 售价为 16999 元;而 2021 年年末发布的竖向折叠 Galaxy Z Flip3,次旗舰售价也达到了 7599 元。

不止三星,在折叠屏的初期,平均各个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均在万元以上。即便是到了 2022 年,折叠屏手机价格依然保持在 6000-8000 元档。

虽然价格在不断下探,但是相比直屏手机仍然高出大几千,对于普通消费者难以承担。

除了价格以外,折叠屏居高不下的成本依然是三星们的难言之隐。

折叠屏手机成本比普通手机高出 69%,主要成本就来自铰链和屏幕。根据 CGS — CIMB 数据来看,三星 Galaxy Fold 的 BOM 成本为 636.7 美元,其中显示模组成本 218.8 美元,占比达到 34.4%,机械 / 机电结构成本 87.5 美元,占比达到 13.7%。

拿同系列产品对比,三星 Galaxy S9+ 的显示模组成本占比 21%,机械 / 机电结构成本占比 7.9%,比 Galaxy Fold 少了三分之一。

折叠屏手机中的铰链结构,不仅仅是成本高,它的重量也是让人 " 不堪重负 "。

据了解,折叠屏铰链结构大致分为 U 型和水滴型铰链,需要多个金属零部件组装而成。vivo X Fold 折叠屏手机仅铰链就有 174 个支撑零部件、荣耀 Magic V 也有 92 个支撑零部件。

过多的零件导致折叠屏手机普遍体积超标,各大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几乎均在 300g 左右。华为虽然宣称 Mate X3 比直板机还轻一些,但衡量对象却是 iPhone 14 Pro Max,并且 239g 的 Mate X3 仅比 240g 的 " 苹果超大杯 " 轻了 1g。

而普通的 iphone14,重量仅有 172g,和 Mate X3 相差约 2 倍。

都说科技的发展是日益精进,但在折叠屏手机上却反了过来,变得越来越 " 复古 ",直逼当年摩托罗拉的大哥大。

难以承担的售后

纵然折叠屏的观感远超普通手机,但提升视觉体验的背后,是高昂的维修费用。

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:三星 Galaxy Z Flip3 更换外屏的价格为 360 元、更换内屏的价格为 2760 元,而 Flip3 的售价为 7999 元。

也就是说,如果你不小心把手机摔碎了,那更换屏幕的价格为 360 元+2760 元,维修价格是手机售价的一半。

而三星手机的品控一直都不是品牌强项,早年甚至还出现过 " 爆炸门 " 事件,在中国市场丧失了大片用户基础,上文也提及到在 2019 年,三星 Galaxy Fold 转轴进灰导致停售。由此可见,消费者买到三星折叠屏手机难免心惊胆战。

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三星累计投诉量高达 3123 件,其中超过 7 成跟屏幕相关。折痕、裂痕投诉占比 28.1%,显示故障占比 26.6%,售后质保问题占比 26.6%,屏幕漏液占比 12%,屏幕起胶问题占比 1.6%。

在今年 2 月,就有消费者投诉:"Galaxy Z Flip3 使用两个月左右,手机出现异响;三个月左右,屏幕出现漏液。期间没有摔打或者磕碰,但品牌店铺拒绝维修。"

除了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质量与售后问题之外,三星依旧无法跟国产手机厂商拉开差距。

目前,折叠屏的三种手机形态横折内屏、横折外屏、竖折屏,都有国产手机厂商的身影。例如华为的 Mate X 系列与 Pocket 系列、小米的 MIX Fold 系列、OPPO Find N 系列、vivo X Fold 系列等……

除了在价格和配置上全面对标三星之外,在国内零部件上游厂商,在屏幕领域已经实现了在技术、制造与市场方面的突破,京东方、深天马、TCL 华星、维信诺等国内面板厂商加速柔性屏的创新和量产。

不仅在屏幕上,折叠屏手机关键的铰链零部件,三星也在面临中国厂商的围剿。

国内企业如精研科技、福蓉科技等也已经加入到了铰链零部件的上游供应链之中了,其中精研科技就为全球市场折叠屏出货量最大的三星供货。

三星在高端手机的战略调整,无异于一场豪赌,但结果就是:三星既没有实现对苹果 iPhone 的超越,甚至在折叠屏领域还被国产手机厂商反超。

目前而言,三星清空筹码梭哈折叠屏,赌输的可能性会更大。

关键词:

重回“国库”!方正证券10.9亿股股票被追缴、没收

5月19日,证券板块整体跌幅0 09%,但方正证券上涨3 78%,涨幅位居板块第一。消息面上,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,大连中院依法作出执行裁定书,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放开限购、“开门迎客” 大量债基收紧申购门槛

近来,不少权益基金放开限购、开门迎客,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。与此同时,大量债券基金却收紧了申购门槛,个别将限购金额上限定为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排队11个月后 “国产汽水第一股”冰峰饮料告吹

在排队11个月后,国产汽水第一股冰峰饮料上会前主动撤回申请资料,这意味着其IPO告吹。发审委18日晚称,因冰峰饮料撤回申报材料,故取消19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23年来 “5·19”科技股行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

23年过去,A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同花顺数据显示,1999年5月19日,A股上市公司只有857家,A股总市值仅有2 05万亿元。而今年5月19日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再获国家首肯!23家深圳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进入最新名单

深圳创新能力,再获国家首肯。23家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,进入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新建议支持名单。按照安排,国家将拿出100亿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各行业工资单出炉!IT类最赚钱,还有这些钱景喜人

 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(张澍楠)虽说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但行业之间的差距,仍然很大。究竟什么行业“最香”?被视为“高富帅”的金

2021-11-24

“狗咬人”事件当事人被撤职 多名干部被问责

 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(记者冯大鹏)在“狗咬人”舆情发酵后,23日晚,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“狗咬人”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。 

2021-11-24

重回“国库”!方正证券10.9亿股股票被追缴、没收

5月19日,证券板块整体跌幅0 09%,但方正证券上涨3 78%,涨幅位居板块第一。消息面上,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,大连中院依法作出执行裁定书,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放开限购、“开门迎客” 大量债基收紧申购门槛

近来,不少权益基金放开限购、开门迎客,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。与此同时,大量债券基金却收紧了申购门槛,个别将限购金额上限定为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排队11个月后 “国产汽水第一股”冰峰饮料告吹

在排队11个月后,国产汽水第一股冰峰饮料上会前主动撤回申请资料,这意味着其IPO告吹。发审委18日晚称,因冰峰饮料撤回申报材料,故取消19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23年来 “5·19”科技股行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

23年过去,A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同花顺数据显示,1999年5月19日,A股上市公司只有857家,A股总市值仅有2 05万亿元。而今年5月19日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再获国家首肯!23家深圳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进入最新名单

深圳创新能力,再获国家首肯。23家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,进入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新建议支持名单。按照安排,国家将拿出100亿

深圳商报 2022-05-20

各行业工资单出炉!IT类最赚钱,还有这些钱景喜人

 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(张澍楠)虽说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但行业之间的差距,仍然很大。究竟什么行业“最香”?被视为“高富帅”的金

2021-11-24

“狗咬人”事件当事人被撤职 多名干部被问责

 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(记者冯大鹏)在“狗咬人”舆情发酵后,23日晚,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“狗咬人”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。 

2021-11-24
x 广告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仓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